中医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的早期介入包括中青年期的骨量高峰期和骨量缓降期的干预,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所以要及早的进行防治。
以中医天人相应、五行学说(五季、五色、五味)等方面的理论为指导,发挥中医药预防特色。坚持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充足的光照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坚持系统、长期的有氧运动对保持骨内矿物质和延缓其自然丢失有着积极的作用。重症骨质疏松患者运动受限,进而经脉瘀阻,筋失濡养,筋不为用。筋病同样会导致气血瘀阻,影响骨的滋养,应强调“治骨”不忘“理筋”“筋为骨用”“骨病治筋”,动静结合、筋骨并重。通过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合理运动如太极拳、五禽戏等,调整运动模式等代偿形式去获得新的平衡。
焦虑、抑郁状态、恐惧也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骨质疏松是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对心理耐受冲击较大,因而,调肝解郁,多交流、多沟通,保持心情舒畅,自我调节、树立信心,积极的心理治疗干预尤为重要。形神兼备,意气相随,内外合一,情志调适与运动康复并举,发挥太极拳、五禽戏等良好的自我保健功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