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中医院脊柱微创骨科成功为一位乌克兰患者实施经皮脊柱内镜日间病房手术
4月8日,在甘肃省中医院脊柱微创骨科团队与麻醉手术科团队的配合下,为一名乌克兰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成功实施了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手术用时40分钟,患者术后平卧6小时便可下地活动,腰痛及左下肢疼痛消失,疗效满意。
患者男性,41岁,系兰州交通大学乌克兰籍在读博士,因“腰痛伴左下肢疼痛、麻木1月余,加重1周”收住。该患者1月前出现腰痛伴左下肢疼痛、麻木症状,经针灸、理疗、口服药物等保守治疗后,疼痛未见缓解。1周前,症状加重,不能行走。病痛给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几经辗转,来到我院门诊就诊。进行了细致地查体后,明确诊断:1.腰椎间盘突出伴有神经根病(L5/S1,左侧);2.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L4/5);3.椎体终板炎(L5/S1)。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经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收住入院。经完善相关检查后,于4月8日下午行全麻经皮脊柱内镜下经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术(L5/S1,左侧),术后患者腰痛及左下肢疼痛消失,平卧6小时后,患者配戴腰围下地活动,无特殊不适,患者对手术疗效非常满意。
术前X线片
术前CT
术前MRI
术中透视
术中髓核突出,纤维环破裂
镜下神经根松解良好
摘除突出椎间盘组织
手术创口
术后交待注意事项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症状可得到明显缓解,少部分经系统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需接受手术治疗。传统的开放手术对患者正常组织损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同时术后容易出现腰椎不稳等并发症。
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到在尽可能减少手术创伤的基础上,保持脊柱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减少术后并发症,是当前治疗脊柱疾病的研究方向。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患的微创手术,通过带工作通道的内窥镜在生理盐水持续灌洗下进行操作,可在内镜视野下切除病变椎间盘,故又称为全内镜技术。病人在麻醉状态下,以7毫米的切口处将内窥镜放置到椎间盘突出部位,在内窥镜放大监视下,更清楚的看清解剖结构,用专用手术器械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并处理纤维环,直接解除神经压迫,术中医生即可评价治疗效果。该手术不仅创伤小、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而且术后恢复效果明显。真正达到了“以最小的创伤,达到最好疗效”的手术目的。该患者手术时间仅40分钟,术后左下肢疼痛消失,充分体现了微创的优势。
“日间手术”是患者在24小时内完成由住院到出院及手术治疗的全过程,住院最长时间不超过48小时。此模式在国外比较流行,是专为常见病、多发病,经简短观察治疗即可出院的患者量身打造的医疗服务模式。“日间手术”不仅缩短了诊疗周期,还降低了患者就医成本,能够将卫生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是缓解医院病床紧张、患者住院难的有效途径。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看,“日间手术”主要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不仅包括家属陪护而产生的各种费用,还包括病人的等待成本。鼓励开展“日间手术”,已被列入国家卫生计生委“十三五”规划和各地公立医院改革的方案中。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