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与抑郁情绪

发布时间:2022/06/11 点击数: 字体:

光照与抑郁情绪

光照是影响生物钟的重要信号。人类和哺乳动物的大部分行为和生理现象具有内源性的昼夜节律性,比如人类的觉醒、血压、心率、呼吸、体温、免疫、神经内分泌活动,都具有昼夜节律。而这些昼夜节律,都由生物钟来进行协调。光照节律就是影响生物钟的重要信号之一。光照可以通过视觉和非视觉通路向大脑中的生物钟结构发送信号进而调整生理和行为,还可以影响情绪和认知。

 光照通过视网膜节细胞上的光受体接受信号后,通过视网膜下丘脑束将光信息传至人类的主要生物钟-下丘脑前视交叉上核(SCN)。在脑内可以传至影响睡眠觉醒、警觉度、情绪的区域,而在外周,可以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诱导血压、心率,胃肠道蠕动、体温、免疫的变化,来进一步调控运动、进食等行为的昼夜节律。人类昼夜节律周期平均在24.2h,个体之间略有差异,略长于24小时,所以需要外界光的刺激,来引导每日的昼夜节律轻度前移,以校正这种内源性时相延迟趋势。

202206111750119316.Png

光的传入途径

 

 视交叉上核(SCN)是人类生物钟,接受光照信号来作用。图中是SCN核在脑内主要的传入和传出途径。 传递有关环境光强度和光谱成分信息的光输入路径是视网膜下丘脑束(RHT)和膝下丘脑束(GHT),它们通过丘脑中的内侧膝状体小叶(IGL)连接视网膜和SCN。 主要输出是从SCN到血清素能神经元核和产生褪黑激素的松果体。SCN还通过缝隙下丘脑束(raphe-HT)和松果体从缝隙核(RN)接收非光学信息。 输入和输出路径形成相互循环。

 

202206111750113243.Png

 

202206111750117065.Jpeg

光照与抑郁情绪的相关关系及可能的机制

 

 既往研究中,发现了日照时间与情感障碍之间的相关性,生活在高纬度的人群更易患季节性抑郁,提示日照与季节性抑郁之间的关系,在格兰陵岛的一项研究中季节性抑郁发病率高达9%,美国一项研究中,高纬度阿拉斯加州季节性抑郁发病率为9.9%,而弗洛里达州为1.4%。这些都提示日照时间减少与季节性抑郁呈正相关性。 另外从基因和分子机制的角度看,在哺乳动物中已经鉴定了多种生物钟相关基因,而这些时钟基因与抑郁的相关性已被初步证实,例如时钟基因CRY2基因与抑郁及双向情感障碍有相同的遗传特性。 而且光照可以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分泌、转运。光照能促进5-羟色胺合成,可以通过增加四氢生物嘌呤含量,而促进5-羟色胺合成;也可激活色氨酸脱羟酶促进5-羟色胺合成。近期研究发现光照也能影响5-羟色胺1A受体和5-羟色胺转运蛋白的含量。还能通过影响单胺氧化酶A的含量来影响5-羟色胺的降解,单胺氧化酶A是一种线粒体酶,负责5-羟色胺的降解,研究发现光照后脑内单胺氧化酶A的水平明显降低。 此外,光照可以影响维生素D水平,研究发现较低的维生素D水平影响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合成。除了中枢,还可间接作用于外周,诱导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抑制,而使得血压升高,心理增快、代谢增快、胃肠蠕动改变等,进而影响情绪。

202206111750110288.Jpeg

光照治疗在抑郁中的应用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光疗对抑郁情绪的改善作用,特别是在季节性抑郁中,光疗被认为是除了抗抑郁药物治疗外的一线治疗。光照治疗的设备可以选择灯箱、光疗眼镜等,除此之外还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时间、时长,既往研究中证据最多的方案是10000lux全光谱白光,清晨光照30min。具体的光照方法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指导,而且光照时需要注意保护眼睛,   当光照强度较强时,一般要求距离光照机器有一定的距离,大概60-80cm,不能直视光源,与光线呈30-60度夹角。对于一些青光眼、视网膜黄斑变性的患者,不适合光照治疗。

202206111750112404.Jpeg

 

202206111750119881.Jpeg

通常光照强度

 

                                            晴天中午阳光>100,000lux

                                       日出或日落光照10,000lux

                                       广告箱10,000lux

                                       标准室内光200lux

                                       月光0.1lux

202206111750113506.Png

 

 

 

 

分享到:
[打印文章]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