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科开展陶碟刮痧疗法

发布时间:2016/01/31 点击数: 字体:

陶碟刮痧疗法是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以陶碟为刮痧材料对人体局部或全身进行疾病治疗或养生保健的一种方法,具有无痛无副作用、简单容易操作特点,是一种自然疗法。

陶碟特点: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土本身具有辛温的特点,加上高温火烧之后,其性兼具温燥。

陶碟刮痧的功效:用陶碟刮痧时用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利用陶碟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祛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背部操作方法:

 1:取适量的刮痧油涂于患者的背部。

2:将陶碟与皮肤倾斜45度,由上向下(大椎­—骶骨)刮试督脉,动作重复进行,直至出痧。

3:用陶碟刮试与督脉紧邻的华佗夹脊穴所在的经络。

4:用陶碟刮双侧肩胛缝,刮痧碟紧贴皮肤力度均匀渗透。

5:刮膀胱经:先刮外膀胱经,后刮内膀胱经。(内膀胱经在脊柱两侧各旁开1.5寸的位置,外膀胱经在脊柱两侧各旁开3寸的位置)

6:向下斜刮肋骨缝:刮5条到6条肋骨缝即可。

注意事项:

冬天因注意保暖避风寒,夏季刮痧时因避免电风扇吹刮痧部位。

2: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重力大面积刮痧,特殊情况下可用轻刮法或是点按刮试。

3:刮痧出痧后最好饮用一杯温开水,30分钟内禁止洗凉水澡。

4:刮痧手法要均匀一致,防止刮破皮肤,刮痧时以局部组织内渗血、淤血为度。

5:刮痧前后用具必须进行彻底消毒,以防发生感染。

6:刮痧顺序,一般是由上而下,或由内向外,顺肌肉纹理朝一个方向缓缓刮动,不能来回乱刮。

7:刮痧次数,一般是刮完3—5天后,待痧退后可进行第二次刮痧。

禁忌症:

1:身体瘦弱,皮肤失去弹性者禁止刮痧。

2:有皮肤病或传染病者禁忌刮痧。

3:孕妇腹、腰、骶部禁刮,其他部位也应慎刮或轻刮。

4: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肿瘤部位以及有新鲜骨折处禁刮。

5:因患有出血倾向或血友病患者禁止刮痧。

分享到:
[打印文章]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