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泵抑制剂(PPI)V S 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

发布时间:2024/06/06 点击数: 字体:



质子泵抑制剂(PPI)V S 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

豆金彦 甘肃省中医院药学部

质子泵抑制剂的诞生是二十世纪消化系统疾病治疗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但近年来,全国乃至欧美医学发达国家,从治疗性应用到预防性应用,临床使用原子泵抑制剂的科室愈来愈多,用药指征不断扩大,预防性应用现象愈来愈常见。

    一、PPI 介绍          

PPI 类药物起效快,抑酸作用强大而持久,且安全性、耐受性良好,是目前临床治疗和预防酸相关性疾病的首选药物。但伴随着 PPIs 的长期、大量应用,以及应用人群的不断扩大,PPIs过度使用(超适应症、超剂量、超疗程)的问题日益突出。PPI 即 H+-K+-ATP 酶抑制剂,为弱碱性苯并咪唑衍生物,PPI 原药活性极小,主要在小肠吸收,其特异性地作用于胃底腺壁细胞内管泡膜上的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H+-K+-ATP酶(即质子泵),与质子泵不可逆结合使其失去活性,从而高效抑制胃酸分泌,直到新的质子泵产生,壁细胞才能恢复泌酸功能,从而使胃内 pH 值 24h 维持在较高水平,是目前作用最强的胃酸分泌抑制剂。PPI 不仅能抑制基础胃酸的分泌,还能抑制组胺、乙酰胆碱、胃泌素和食物刺激引起的酸分泌。抑酸完全、作用强、抑酸时间长,抑酸能力大大超过H2 受体拮抗剂(H2RA)等所有传统抑酸药,从而使消化性溃疡病的治愈率也提高了近20% 左右,同时解决了耐受性等诸多问题。

    二、PPI的作用机制          


图片1 图片1

   三、不同 PPI 的药代动力学及代谢特点        

1988 年第一个PPI-奥美拉唑上市以来,全球已有8 个PPI 产品上市,我国有6 个PPI 产品上市。

图片2 图片2

图片3 图片3

目前,雷贝拉唑、艾司奥美拉唑作用较强;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受 CYP2C19依赖性最小。

   四、正确服用 PPIs          

图片4 图片4

   五、不同适应症---PPIs不同治疗方案          


图片5 图片5

图片6 图片6

   六、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        

目前,全球已有三款P-CABs 获批上市,其中我国有两种:伏诺拉生

vonoprazan)2014年首先在日本上市,于2019年在我国获批上市;替戈拉生(tegoprazan)2018年率先在韩国批准上市,并于2022年在我国获批上市。P-CABs作为一种新型抑酸药物,其抑酸作用更加强大,目前国内药品说明书适应症只推荐用于反流性食管炎。近年一些指南、共识推荐P-CABs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治疗:《2022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提到“对于含PPI的铋剂四联方案和含P-CABs的铋剂四联方案,均被推荐作为Hp感染初次和再次根除治疗方案”;2022年欧洲的马斯特里赫特VI/佛罗伦萨共识报告提到“含P-CABs的三联方案根除率不亚于含PPI的三联方案,此外携带克拉霉素耐药菌株的患者采用P-CABs方案有更高的根除率”。但P-CABs用于Hp根治在我国仍属于超说明书用药。


终审:药学部
分享到:
[打印文章]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