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病毒科那些兄弟姐妹

发布时间:2024/06/06 点击数: 字体:

疱疹病毒科那些兄弟姐妹

豆金彦、马兴花 甘肃省中医院药学部

疱疹病毒是一种具有包膜的DNA病毒,生物学特性相似,归类为疱疹病毒科。目前总共发现了100多种,可以分为 α、β、γ 三个亚科。其感染宿主广泛,主要侵害皮肤、黏膜以及神经组织,严重影响着人及其他动物的健康。

图片1 图片1


人类致病性疱疹病毒科家族

图片2 图片2

传染源:疱疹病毒感染者为主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直接接触、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等方式感染疱疹病毒。

易感人群:人群对于人疱疹病毒普遍易感,感染率高。

主要表现:黏膜与皮肤的局部疱疹、水痘、带状疱疹、上呼吸道感染等。

预防:主要包括隔离、疫苗、避免与病毒携带者接触等。下面分别来介绍人类致病性疱疹病毒家族的这些

一、单纯疱疹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HSV)是一种嗜神经性的双链DNA包膜病毒,大量生存于自然界, 可侵入人体和动物体并发生感染, 病毒通常经黏膜、皮肤、神经组织等感染机体而导致相关的病变。HSV有HSV-1和HSV-2两种亚型,HSV-1型和HSV-2型在人群中的血清流行率分别为68%和22%。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但皮肤黏膜和内脏HSV感染的许多方面都需要行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药物的选择:首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更昔洛韦一般不推荐用于治疗HSV感染,原因有二:① 更昔洛韦毒性大于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②无对照病例报告表明,更昔洛韦治疗HSV感染的疗效不如阿昔洛韦。

 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两种不同的临床疾病:水痘和带状疱疹。水痘是一种普遍存在且传染性极强的感染,通常是一种儿童期的良性疾病。其特征是发疹性水疱性皮疹。随着潜伏性VZV的再激活(在60岁以后最常见),带状疱疹表现为皮肤节段水疱性皮疹,通常伴有剧烈疼痛。

抗病毒药物的选择:首选阿昔洛韦注射液(静脉滴注,阿昔洛韦片口服吸收差)、伐昔洛韦(阿昔洛韦的前体药物)、泛昔洛韦。

 三、 EB 病毒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为双链DNA病毒,又称人类疱疹病毒4型,在人群中广泛传播,感染率高达90%。EB病毒主要潜伏在感染的B淋巴细胞,进入受感染细胞后,其DNA发生环化并能自我复制。近年发现它亦可感染T淋巴细胞、上皮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等,并引发相关疾病。

EBV是引起异嗜性抗体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原因,大多数患者中IM呈自限性

对于IM患者及初次EBV感染的其他表现,主要采取支持治疗。初次EBV感染者几乎不需要支持治疗以外的治疗。即使在抗病毒治疗或免疫调节可能获得满意结果的临床情况下,也不清楚对EBV是否有效(免疫抑制治疗、细胞毒药物化疗等治疗暂时有效,但大多数病人会再次复发)。

抗病毒药物的选择: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

 四、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CMV)最初是从先天性巨细胞包涵体病患者身体中分离出来的,现已被公认是各年龄组的重要病原体。CMV除了诱发严重的出生缺陷外,在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人中可引起广泛的疾病谱,可在多种动物中引起相似的疾病。它们都与特征性大细胞的产生有关,因此命名为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亦称细胞包涵体病毒,由于感染的细胞肿大,并具有巨大的核内包涵体,故称之为巨细胞病毒。巨细胞病毒分布广泛,人和其他动物皆可遭受感染。感染人类的称为人巨细胞病毒(HCMV),也称为人疱疹病毒5型(HHV-5)。

在免疫功能正常且有轻微症状的CMV感染患者中,尤其是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中,疾病通常为自限性,数日至数周可完全康复。通常不需

进行抗病毒治疗。组织侵袭性疾病通常需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药物的选择:首选:注射用更昔洛韦(CMV的活性大大高于同类药物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片(更昔洛韦的前体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膦甲酸钠(用于更昔洛韦耐药株,但耐受性不如更昔洛韦,毒性较大,给药需输液泵);西多福韦(用于更昔洛韦耐药株)。

 五、人疱疹病毒6型、7型     

人疱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virus6,HHV-6),属疱疹病毒科β亚科,为1986年从淋巴增生性疾病和艾滋病患者淋巴细胞中培养获得的一种新病毒。

人疱疹病毒7型(Human herpesvirus 7,HHV-7)是继HHV-6之后于1990年从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的新型人类疱疹病毒,分类上属于疱疹病毒亚科玫瑰疱疹病毒。

HHV-6、HHV-7和CMV感染在移植受者中的聚集使得各种因素在个体临床综合征中的作用很难区分。HHV-6、HHV-7感染,对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通常不需治疗,因为大多数病例为自限性;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由于并发症发生率高,通常需要抗病毒药物治疗,但是疗效数据有限,也无对照试验报道。

 抗病毒药物的选择:更昔洛韦膦甲酸钠。

 六、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       

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γ型疱疹病毒,可引发卡波氏肉瘤、原发渗出性淋巴瘤以及多中心性卡斯特曼病等多种恶性肿瘤。HHV-8在体外对更昔洛韦、膦甲酸钠和西多福韦敏感,但是上述药物在HHV-8感染中的临床疗效尚未得到证实(哈里森感染病学)。热病中无抗病毒治疗。  


终审:药学部
分享到:
[打印文章]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