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学术动态>详细内容

新技术新业务之超声引导下腹膜后血肿穿刺置管术

文章来源:医务处 发布时间:2013/07/05 点击数: 字体:

    2013年7月4日,超声医学影像科在介入治疗室成功完成一例超声引导下结肠损伤腹膜后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
    腹膜后血肿是因为外力的作用致腹膜后器官和血管损伤出血后,血液在腹膜后间隙扩散形成的。血肿本身没有多少典型症状,可有轻微腹痛,腰背痛,腹胀,肠鸣音稀少和X线光片上腰大肌影模糊。血肿巨大或伴有渗入腹膜腔者可有腹肌紧张和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并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应及时处理。
    本例患者,男,39岁,因外伤致结肠破裂,于6月20日进行结肠破裂手术,从7月3日起患者出现持续性发烧,超声检查发现腹腔内包裹性积液,可见一大小约82x54mm的无回声区,仰卧可见包膜较厚,内部透声欠佳,中央可见不规则带状高回声呈分隔样,遂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置管引流术。引流出陈旧性暗红色液体约120ml,质地粘稠。腹膜后血肿位置较深,前方有肠管,邻近后方周围有腹腔大血管,因此,穿刺点及路径的选择尤为重要。盲目穿刺,风险性高,准确性低,并发症多。CT引导,较繁琐,非实时,而且对患者和操作者均有一定量的X线照射。超声实时动态引导下进行,具有创伤小、准确性高、安全性好、价格便宜、重复性好等特点。超声介入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该操作属微创治疗,在无菌操作下,全过程在超声穿刺引导准确定位,穿刺过程中实时观察,确保针尖沿预设路线移动,不会偏离规定角度以外,同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动态地显示针尖移动过程,及靶区周围的重要血管,全过程都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极大地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本例微创超声介入治疗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填补了我院在同类疾病治疗方面的一项空白。
    相信通过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相关临床科室,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超声医学影像科 刘倩倩供稿)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