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 基专并驱 努力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新模式
———甘肃省中医院护理工作纪实
2010年,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136)工程”,今年以来,又下发了《关于印发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的通知》的通知,我院积极贯彻落实,根据综合性中医院的特点,积极探索,努力实现中、西医护理的完美结合,使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并驾齐驱,积极创建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的新模式,取得较好效果。
一、把优质护理服务做“实”
2010年4月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我院成立了爱心病房进行灾区伤病员的救治。针对灾区伤员大部分家离子散,无人照顾的实际情况,护理部提出了:“夯实基础护理,落实陪护工作”的工作要求,并狠抓落实。开展了由专业的陪护人员进行的一对一陪护,1名陪护人员负责1个爱心病房,24小时全程陪护,承担起全部的基础护理工作,洗头、泡脚,剪指甲,二便护理、协助翻身拍背,喂水端饭…。每一项都实实在在地去做。在灾区病房组建及帮助受灾伤员在天灾的绝境中燃起生的希望和重建家园的梦想中,护理人员积累了一定的基础护理和优质护理管理的经验,也拉开了我院贯彻落实卫生部、省卫生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136)”活动的序幕。5.12国际护士节对确立的示范病房进行正式授牌。
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科主任的大力支持及相关科室的配合下, 3个示范病房护士长(3示范病房护士长及科室骨干分批赴全国知名中医院进修学习)积极探索,在没有任何模式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首先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分级护理服务规范”“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关于在全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等。其次是结合各病区实际情况,对护理人员进行了组合,接受了8名助理护士,进行责任护士分组,实行了责任护士包干病人及护士的层级管理。并制定了相应的助理护士职责、具有中医院特色的病人评估表、基础护理服务工作流程,基础护理服务工作登记表等。进一步规范了基础护理的各项操作技术,并规定每周二下午洗头,每周三剪指趾甲,其他时间根据需要及时洗、剪。制定了“三短六洁”标准,并由护士长和责任组长定期检查。每月进行基础护理工作量统计,并对工作小结。护理部印发了每月一次的优质服务工作简报。
二、把优质护理服务做“细”
3个示范病房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更新服务理念:如,“关爱老年人,就是关爱自己的明天”,让护士以助人为乐的心态助力于老年病人,给老人以阳光,也让自己的心灵世界更加明亮。对护士进行弹性排班,责任护士包干,分管病人。针对性老年病人在生洗上不愿意麻烦护士的心理特点是,竭力改变服务方式,开展一些病人感到温暖的服务:如晚饭后,陪伴病人到院子里散步,陪伴病人到食堂吃饭等。自已动力手制作护患连心卡,每一位患者带着我们的祝福和贴心服务康复。制定了健康教育知识及业务培训计划,加强对各种疾病的认识和健康教育水平。通过一些细节服务,体现护理的“优质”。
三、把优质护理服务做“优”
对已开展的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建立长效评优机制,开展创优活动,年终进行评比。责任组长竞争上岗,对所负责的责任小组进行患者满意度的评优。其他各病区学习示范病房工作好的做法和经验,并积极申报开展优质护理病房。通过争先创优和激励机制,让大家都行动起来,参与到争创“优质”的行列中来,把优质护理做“优”。
四、把优质护理服务做“特”
针对中医院护理工作的特点,我们对开展的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进行流程和特色化设计,如口腔护理,改变以往教科书中口腔护理流程,请医生对中药组方进行加减,配制了“金豉清口液”,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如洗脚,我们变洗脚为中药足浴,得到患者接受和好评。对现有的治疗方法,在给患者操作时,想办法让其变得更为舒适,如根据老年病科特点,配制了清消止痛膏,用于药物外渗性静脉炎及局部肿痛、老年病人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痛等取得较好效果。通过这些措施,在为病人提供舒适的同时,达到保健和治疗的效果,或让原来的一些治疗项目如中药热敷等变得更为舒适,让中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显示出特色来。
五、把优质护理服务做“专”
在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基础护理的同时,我们没有忽视专科护士的培养。结合医院临床需要,成立了糖尿病护理小组、伤口护理小组、静脉输液护理小组、中医特色护理小组、骨科护理小组等专科护理小组。由老年资的护士长担任组长,小组成员为各科的骨干力量。各专科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各种活动,包括业务学习、病友会、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专科操作培训等。并对各专科的护理疑难问题建立了会诊制度。通过这些措施,发展专科护理,培养专科护士,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我们用天使般的情怀和实际行动诠释着南丁格尔精神,用我们的热情和向往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