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服务获好评 医患共筑和谐花----省中医院2011年行风建设工作患者座谈会纪实
今年以来,甘肃省中医院在加强基础设施硬件建设的同时,结合争优创先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加强自己行风建设工作,真正做到了“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受到了广大患者和家属的欢迎。
为了更加真实的了解患者的需要,将行风建设工作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近日,医院特邀请各病区患者及家属代表36人参加了“2011年行风建设工作患者座谈会”,通过这次座谈会,我院广泛听取了住院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增进了医患双方的了解和信任,为更好地改进工作为病人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改进服务技能,达到群众满意的服务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座谈会上各病区患者和家属代表争先发言,对我院医护人员的优良服务非常满意,认为我院的医务工作者爱岗敬业,业务技术水平过硬,护理服务好,真正做到了优质护理、微笑服务,视患者如亲人。通过座谈,一大批为让患者满意而默默奉献的先进人物事例也涌现了出来。
病友马女士,因椎间盘突出症于2011年6月16日在神经外科入院。在住院治疗期间,与患者素不相识主管医生张学基大夫每天都会查房双休日也不例外,没有休息日,工作认真负责,每次查房都是主动温馨的与病人沟通,减轻他们的恐惧感,从没有出现病人找不到医生的现象。这次在中医院住院遇到这样年轻负责敬业的医生,让马女士感到特别和谐,在出院后还特地写下了表扬信希望医院对其进行表扬。
十八病区病友张先生亲眼目睹了同病房的一个80多岁的老人因行动不便将大便拉到了床上,值班的两个小护士二话不说就将老人和床铺收拾的干干净净,住过五次院的他说:“我到全省各大医院都住过,全省的三甲医院中中医院的硬件是最差的,但是医院人员的服务确实最好的。护理人员的形象是医院的窗口,我感觉中医院的护士服务非常好,能把病人当亲人,护士经常与病人沟通、交流,使病人很信任她们,也愿意配合治疗,来到中医院就像从地狱到了天堂。”
在包头打工的小张因为车祸双腿严重受伤住进了当地的医院,经过住院治疗花了八万余元之后双腿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要面临截肢,在亲戚的介绍下,已经不抱希望的小张来到省中医院,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现在腿已经保住了,伤情正在痊愈当中,总共的花费却不到两万元。坐在轮椅上的小张激动的说:“省中医院的医生水平很高,在外地八万块都保不住的腿在省中医院两万块就看好了!护士对我的生活照顾的也好,每天早晨都能听到护士温馨的问候和康复锻炼、饮食的指导,我非常感谢!”
儿科的一个患者家属说道,儿科主任原睿住在雁滩,距医院最远,但仍每天坚持七点半之前到科室,春夏秋冬,刮风下雪,每日如此!为了表达对原主任的感激之情,这位家属偷偷将1000元红包塞进白大褂口袋,原主任下班发现后立即与该病号取得联系,在第一时间坚决将红包退还,此举让该病号非常感激,也更加印证了他是一位德艺双馨的好医生。
几位患者对我院开展的陪护陪检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也到省内外各大医院看过病、住过院,但像省中医院这样开展为住院患者陪护、陪检服务的还没有,这里的护士就像自己的子女一样,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她们的微笑和关怀是发自内心的,我们被此项服务深深的感动了。” 我院开展的陪检陪送工作,旨在免费为住院患者提供所有检查项目的预约及陪检、特殊治疗的陪送及住院患者的有偿陪护等服务。陪检、陪送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有:负责新入院和急诊患者的入院指导、化验单和标本的收集及传送,住院患者所有的检查项目的预约、报告单的送交、特殊治疗的陪送、中午(夜间)及节假日期间的急诊取送药,以及出院患者病历的送交等。
参加会议的我院代表在认真聆听了患者的发言之后表示:患者代表能够坦诚交流,我们感到由衷感谢;医护人员的服务得到了患者的认可,我们感到特别欣喜;患者代表提出了意见建议,我们会在最短时间内落实,希望医患双方共同努力,相互理解,共筑医患关系和谐之花!
会议由护理部主任王颖主持,副院长马忠祥、纪委副书记卫晓雯、医疗保险管理处处长宋良春、宣传处处长陈春丽、监察科副主任徐霞、护理部副主任张丽平、计划财务处副处长刘廷梦参加了会议。此次患者座谈会一直在温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通过此次医患双方的座谈交流,我院的行风建设必将上升到一个新台阶,为构建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宣传处供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