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医院动态>详细内容

甘肃省中医院4.14抗震救灾记实(3)

文章来源:医务部 发布时间:2010/04/17 点击数: 字体:
 
放射影像科
    4月15日下午我科在接到医院紧急救援来自青海灾区患者的通知后,在科主任的亲自领导及精心安排下,全科共有十四名同志放弃休息坚守岗位,精心调制设备,准备物资,等待灾区患者的到来,使所有设备保持在良好运行状态;晚上8:00分来我院的第一位灾区患者进入我科检查,由于语言不通,沟通不便,为了给患者做出最佳的检查效果,我们用手势尽量多的进行沟通,时间就是生命,为了保持灾区患者随到随检查,同志们时刻守候在机器旁,严阵以待,各专业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临床提供第一手可供参考的资料,随着第二批、第三批患者的到来,此时已是16日零晨2:30分,尽管同志们很疲惫,但为了灾区人民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当处理完第三批患者后同志作了短暂的调整后又在零晨5:00分迎来了第四批患者,至到次日清晨7:30,经过近12个小时的紧张工作共处理灾区患者35人;其中拍片162人次;核磁、CT扫描53人次;保质保量的完成了灾区患者的影像检查任务。 
 
检验科

    4月15日下午当得知来自青海灾区受伤患者转诊我院的通知后,科主任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精心安排,全科同志放弃休息坚守岗位,等待灾区患者的到来,随着第一批患者的到来,为了给临床医生提供快速准确的检验结果,科主任及在岗的工作人员直接下病房协助护理人员核对医嘱标本、检查标本质量、贴条形码。大家迅速投入到各自的检验工作中,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临床提供检验指标,并对一些异常的检验结果迅速告知临床医生。当第二、三批患者到来时已是深夜了,但同志们仍然精神饱满的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仔细分析核对着每一个指标和数据,在凌晨5:00分第四批检验标本送至检验科时,尽管同志们都很疲惫了,但是一想到灾区的伤员,大家振奋精神继续奋战至早上7:50分,经过近12个小时的紧张工作共检验生化项目54人次、三大常规51人次、血沉15人次、凝血35人次、免疫项目35人次。早上8点,大家都顾不上休息,又开始新一天的日常工作。

 
超声心电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2010年4月15日是青海玉树地震的第二天,我院将迎来转诊兰州的灾区受伤人员。超声心电科积极响应医院号召,情绪激昂,积极准备,尽全力为了来自灾区的同胞提供最大的帮助和及时准确的诊断。科主任身先士卒安排好各项工作,检查调试仪器,确保证万无一失;准备好检查室,将原来的检查床挪走,以方便运送灾区伤员的平车快速方便推到检查仪器旁,简化就诊流程,节省准备时间;同志们在科主任的统一安排下坚守岗位,同时其他人员24小时开通手机,随时待命,作为后备力量以便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随时加入诊治伤员的工作中。
    自4月15日晚8:00至4月16日清晨7:30,科主任亲临一线带领同志们,整整奋战了13个多小时,昼夜未眠,共完成黑白超声检查34人次,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2人次,心脏彩超检查1人次,急诊心电图检查34人次。工作人员虽然体力上,精力已严重透支,但大家仍然饱含热情、一丝不苟的工作着,一面检查,一面通过志愿者翻译了解伤员的病情,为的是尽可能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为的是三十多名灾区伤员的早日康复。看到所有转诊来的伤员顺利检查完毕,送回病房,我们大家都欣慰的笑了,内心期盼着所有伤员早日痊愈回家,同时为灾区还未救出的同胞祈祷、加油。
 
麻醉手术科      
    时针指向17日早晨8点,带着彻夜未眠的些许疲惫,麻醉科和手术室的医护人员们抖擞精神,又迎来了来自青海玉树地震灾区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第二批5名藏族同胞,他们有的左侧或右侧股骨骨折,有的右尺、桡骨骨折,亟需手术。来自关节骨科、手足微创骨科、脊柱骨二科、脊柱骨三科的主任及管床医生们在麻醉科及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紧密配合下,成功为5名患者实施了手术。其中在对一名叫央登的藏族同胞的治疗中,积极突出中医特色,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当手术结束患者返回病房时,陪员及家属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纷纷伸出大拇指表示衷心的感谢!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