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医院动态>详细内容

生命在平凡中闪光

文章来源:党务部 发布时间:2010/04/19 点击数: 字体:

                                        ——记甘肃省中医院赴青海抗震救灾医疗队队长杨宏武

    杨宏武,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但是,在他这一连串普通的背后是他所肩负的不平凡的责任:甘肃省中医院医务部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医院派往玉树地震灾区医疗队队长及临时党支部书记。还有他不平凡的工作经历:甘肃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先进个人、四川汶川地震灾后的医疗志愿者、全国医疗卫生抗震救灾先进。

    尽管他的父亲刚刚离世,上有年近古稀的母亲需要照顾,还有可爱的女儿即将参加中考,但当他得知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的消息以后,第一个向医院领导请缨,要求亲自带队去灾区参加医疗救援,他坚信,凭着曾经从事志愿者服务的工作经历,凭着扎实的外科基础,还有六、七年管理工作的经验,一定能够把这支队伍带好,为灾区人民早日渡过难关、摆脱伤病折磨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尽一名党员应尽的职责。医院决定派遣医疗救援队的同时,院领导委派他连夜组建队伍,同时还协调总务、设备、药剂等部门紧急采置物资,配备药品和设备,细心做着出征前的准备。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他便带领20名队员,带着医院领导的谆谆嘱托,带着全院职工的深情关切,赶赴青海玉树。

他们急行

不管道路崎岖漫长

他们奋斗

哪怕暮霭沉沉

爱在一起

心在一起

震灾让大家更加亲密

为了同一个目标

他们创造奇迹

……

    一段凄美动人的赞歌,一段人间真情的写照。通往灾区的路崎岖而漫长,大家面临余震的威胁,好多人还有明显的高山反应,终于有一位同行的司机挺不住了,杨宏武只好把同伴安置在当地医疗所就近接受治疗,然后在当地聘请一位司机继续前行。路不好,有的时候一压车就是好几个小时。但他始终认为,在祖国和人民蒙难的特殊时期,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就应该具有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始终冲在前面。一千公里的路程,他们整整走了35小时。

    到达玉树,已经是午夜11点,大家只好在车上凑合。由于他们所在的位置其海拔超过了4000米,大家还是感觉有明显的不适。经过一宿的休整,次日清晨,杨宏武带领大家七手八脚支起了两顶帐篷,一个供大家生活,另一个接诊伤员。白天,队员们接诊治疗一些较轻的伤员和患者,做一些常规的体查、简单的缝合等,还要为每一位前来咨询的伤病患者做一些健康指导,分发一些常用的药物。到了晚上,大家铺上隔潮的塑料,和衣而睡;灾区停电,没有热水,吃饭相当困难,只有从兰州带去的干粮和矿泉水。尽管生活很困难,但大家丝毫没有退缩,能为灾区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大家最大的心愿。

    出于对医疗队员的敬意,对他们的牵挂,当然也是宣传工作的需要,我让他们发几张在玉树工作和生活的照片,由于灾区停电,通讯也不顺畅而没能实现。我建议他们用手机拍摄后发彩信过来,不料当天有很强的沙尘,能见度很低,还不到十米,照片的效果当然不理想了,更可惜彩信根本就发不了,只好作罢。转达了医院领导的慰问和同事们的关切,在电话里告别,话筒里传来坚定的声音:请转告医院领导,我们都会很好地完成此次医疗援助任务,我们都会不辱使命。

    平凡质朴的语言、平凡朴实的工作,折射出他不平凡的人生。

                                                     (罗克龙)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