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级名中医工作室名医工作室

李生财论治湿阻中焦型慢性胃炎经验

发布时间:2025/05/21 点击数: 字体:

       慢性胃炎(chronicgastritis,CG)是临床常见的消 化系统疾病,发病率居胃病之首,且随年龄增长而升 高,根据内镜下表现及病理诊断可分为浅表性胃炎 (chronicsuperficialgastritis,CSG)和 萎 缩 性 胃 炎 (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CG发病机制目 前尚未完全阐明,多认为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 反应、胃肠激素分泌紊乱、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及遗 传、年龄、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主要有上 腹部疼痛、餐后饱胀不适,同时常伴有嗳气、反酸嘈杂、 恶心呕吐等症状,少数患者有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 中医药治疗CG疗效显著,在改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李生财主任治疗慢性胃炎,应用“舌象” 辨证方法,把握病证与舌象的关系,运用苍术、佩兰、薏 苡仁等中药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其治 疗慢性胃炎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慢性胃炎属中医“痞满”“胃脘痛”等范畴,病位在 胃,症状以胃脘部满闷不适、疼痛为主。引起该病证 的因素复杂多样,病机总属脾胃功能失调,中焦气机阻 滞。李生财主任认为,湿阻中焦型慢性胃炎临床多见 虚实夹杂之证,病位在中焦,且与肝、脾密切相关。病因为外邪侵袭、内伤饮食、情志失调等,诸多致病因素 损伤脾胃,致使脾胃升降失职,湿邪内蕴,可出现上腹 部胀满不舒等系列症状,主要病机为脾虚湿蕴、气机不 通。湿邪既是该病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贯穿痞满 发展的始终。湿邪可分为外感之湿、内伤之湿,湿性黏 滞,又常夹杂他邪,如寒湿内滞、湿郁化热、湿邪久聚成 痰,均可困阻中焦而致痞满。

 2 治法治则 

        李生财主任认为,湿阻中焦型慢性胃炎的治疗,主 要以燥湿健脾、清除湿邪为主,其根据多年临床经验, 辨证论治,精选苍术、佩兰、薏苡仁三药组成燥湿健脾 方,加以临证加减,临床每多获效。 

2.1 燥湿健脾 

      苍术辛苦温燥,有外散风湿,内除脾湿 之功,为治疗脾家湿郁要药。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 认为,苍术可“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 霍乱、吐下不止”。清·黄元御《玉楸药解》言苍术“味 甘、微辛,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燥土利水,泻饮消 痰,行瘀郁去满,化癖除癥,理吞吐酸腐,辟山川瘴疠”。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苍术具有抗菌、抗炎、保护肠道、 促进肠道运动等作用。李生财主任认为,湿邪停滞可 困遏脾阳、损伤脾胃,脾胃愈虚,则湿浊困脾愈重,形成 循环往复之象。苍术辛苦温燥,辛可散其湿,苦可燥其 湿,炒制后可减弱燥性,增强健脾之功,对于湿邪阻滞中 焦、脾胃运化失司所致的脘腹满闷、呕恶食少、舌苔白腻 等症状最为适宜。因此,针对湿阻中焦型慢性胃炎可重 用麸炒苍术,临床常用剂量为10~20g。 

2.2 健脾渗湿 

      薏苡仁甘淡,属脾土,能渗除脾湿、健 脾止泻、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神农本草经》将该药 列为上品,认为“久服轻身益气”,清·顾靖远《顾松园 医镜》言:“此药性燥能除湿,味甘能补脾,兼淡能渗泄。 总之,湿邪祛则脾胃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薏苡仁 含有的薏苡仁多糖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炎、镇痛 等作用。李生财主任认为,湿阻中焦型慢性胃炎基 本病机属本虚标实。脾虚湿盛者,临床可用薏苡仁以 健脾除湿,配伍苍术以燥湿健脾,虚实并治。对于实痞 者,可枳实、枳壳同用以行气消痞、清热祛湿;对于久病 虚痞者,可加用白术、党参、茯苓健脾补气,使脾土旺, 自能渗湿。

 2.3 化湿醒脾

       佩兰性平,气芳香,味微苦,入脾、胃、 肺经,具有芳香化湿浊、开胃祛腐之功,适用于湿阻中 焦、脾经湿热所致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舌 苔垢腻等胃痞、脾瘅病。该药临床常用剂量为10~ 15g。脾开窍于口,脾虚生湿,湿浊上泛于口,可致口 中黏腻不爽,表现为苔白厚腻,可应用佩兰化浊祛腐, 配伍燥湿健脾类药物,可净化厚腻舌苔。现代药理学 研究表明,佩兰、苍术等芳香化湿之品富含挥发油,具 有抗炎、增加胃平滑肌张力、促进胃内容物排空的作 用,可有效改善慢性胃炎患者饱胀不适症状。 

3 病案举隅 

         患者,男,48岁,2019年12月18日初诊。自诉 胃胀10年余,饭后明显,不敢多食,伴身重困倦,嗳 气时作,自发病以来上述症状间断、反复发作,时轻 时重,曾自行口服“胃药”(具体不详),治疗后症状稍 缓解,停药后症状反复。2周前饮酒后胃胀加重,为求 进一步诊治遂至甘肃省中医院门诊部就诊,行电子胃 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B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刻下症:胃脘胀满不适,隐隐作痛,伴头身沉重,反酸嗳 气,呕恶食少,口苦黏腻,大便1~2d行1次,质黏欠 畅,小便正常,苔白厚腻,脉濡滑。西医诊断:慢性萎缩 性胃炎。中医诊断:痞满,湿阻中焦证。治法:燥湿健 脾。给予平胃散加减治疗。方药组成:党参片15g,麸 炒白术15g,麸炒苍术20g,薏苡仁30g,佩兰15g, 枳壳10g,厚朴10g,陈皮10g,炙甘草5g。7剂,大 枣煎汤调药,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嘱患者忌 酒及辛辣刺激。2019年12月25日二诊。患者胃胀 缓解,身重困倦、嗳气、呕恶均有减轻,大便1~2d行 1次,质偏黏,舌体胖,舌苔厚腻转为白苔,效不更方, 药进9剂。2020年1月5日三诊。患者自述胃胀消 失,余诸症续减而未尽除,舌苔厚腻较前已明显褪 去,二便正常。予以香砂六君子汤善后,后随访诸症 悉除。 按语:本案患者胃胀10年余,胃镜检查明确诊断 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根据其头身沉重,反酸嗳气,呕恶 食少,口苦黏腻,大便黏滞,舌苔白腻,脉濡滑等症状, 辨证为湿热中阻证,李生财主任选用平胃散加减治疗。 平胃散出自宋代官修医书《简要济众方》,是治疗湿滞 脾胃之首选方剂,可健脾燥湿,行气调中。方中党参、 麸炒白术可健脾益气、渗湿;麸炒苍术辛苦以燥其湿, 薏苡仁甘淡以健脾祛湿,佩兰芳香可化湿滞,三药配 伍,增强祛湿之功;枳壳、厚朴行气化滞)消胀除满;陈皮理气调中,炙甘草益气 和中,调和诸药;大枣煎汤调药,补益脾胃。诸药合用, 共奏健脾燥湿、行气调中之功。考虑患者病程已久,脾 胃已伤,故祛邪扶正,予以补益脾胃之香砂六君子汤善 后,取得了良好疗效。 

4 小结 

       治疗脾胃病要充分重视舌象辨证。《灵枢·脉度》 云:“舌为脾胃之外候,足太阴脾经连于舌本、散舌下。” 舌象是中医辨证的主要依据之一,清·章楠在《医门棒 喝》中记载:“观舌质可验其正之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 邪之寒热虚实。”舌象可以反映病位浅深,观舌象区别 病情进退,判断邪正寒热,对推测疾病演变、预后吉凶 和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有重要的价值。舌象与消化 系统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苔为胃之余气,是胃气熏蒸 水谷之气上承于舌面形成的,舌苔的有无可反应胃气 的多少。因此,通过观舌苔可以审视胃的内部病变。 现代研究也证实,舌苔的厚腻程度与慢性胃炎病情的 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舌象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 是消化道黏膜的外在表现。 李生财主任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痞满应重点 把握舌象的辨证,湿阻中焦型慢性胃炎患者多表现为 白腻苔,此为湿浊内盛之舌象,多由脾虚失于运化,津 液转输不利,导致湿浊内盛,协水谷之气熏蒸舌面而形 成。治疗当以治脾为首、除湿为要。脾喜燥而恶湿,祛 湿健脾方可使中焦气机通达,津液布散有序,垢腻舌苔 消除。李生财主任常用苍术、薏苡仁、佩兰治疗湿阻中 焦型慢性胃炎,苍术燥湿健脾,薏苡仁健脾除湿,佩兰 芳香化湿,三味共用,可燥湿祛浊,改善患者脘腹满闷、 呕恶食少等胃脘不适症状。由此可见,临证时需四诊 合参,观舌象,审病机,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随证加减,灵活化裁,方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终审:李生财名医工作室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