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级名中医工作室名医工作室

沈玉鹏主任关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经验

发布时间:2025/02/27 点击数: 字体:

小儿肺炎属中医“喘嗽”的范畴,是儿科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表不固,极易外感六淫之邪,由口、鼻直接犯肺,闭阻肺气,又因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外邪极易从阳化火、化热,呈肺热之象,即便是风寒闭肺,也很快郁而化热转为痰热闭肺。因而,小儿肺炎多表现为风热闭肺及痰热闭肺。数十年来,沈玉鹏主任自拟麻杏化瘀汤治疗风热、痰热证型支气管肺炎,收到良好效果。

麻杏化瘀汤基本方:炙麻黄6g,杏仁9g,石膏12g,水蛭3g,败酱草9g,甘草3g

方中以麻杏石甘汤发挥宣肺泄热、化痰定喘的整体作用,就证而言,是辨证施治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的主方。结合辨病,小儿肺炎时肺内压力不同程度增高,致肺微循环功能障碍,不利于疾病痊愈。辨证时临床即使未见瘀证表现,但仍应考虑有不同程度的血液流滞失调,故麻杏化瘀汤中加水蛭、败酱草活血化瘀,以改善肺部血液循环,减少病变部位的缺血,促进病灶的吸收,符合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兼顾辨病论治、辨证辨病相结合的原则。因此,麻杏化瘀汤无论从中医学抑或西医学角度来看,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实践证明,麻杏化瘀汤与麻杏石甘汤原方相比,确实大大提高了疗效。同时,小儿痰热壅滞祛除后,肺胃郁热难清,故此期宜清泻肺胃郁热,常用泻白散加减调之。

病案举例:

患者,女,3岁。

2004316日初诊:患儿因“发热、咳嗽3天”来诊。曾服抗生素,效不显,3天来发热,出汗不多,咳嗽,咳痰不爽,喉中有痰,精神欠佳,食纳减,大便尚调,尿黄少,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查体:体温38.4℃,神清,咽红,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及中小水泡音,心脏听诊无异常。血常规正常。中医诊断: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西医诊断:小儿支气管肺炎。治拟清热宣肺,活血化痰。处方:炙麻黄6g,杏仁9g,生石膏(包煎)12g,水蛭4.5g,败酱草9g,射干9g,苏子9g,甘草3g4剂,煎汤频服。

二诊:服上药后热退身凉,精神转佳,咳声已爽,喉中仍有痰,食纳仍欠佳,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查体:咽仍红,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痰鸣音,未闻及水泡音。治宜清热泻肺。泻白散加减调治。处方:桑白皮9g,杏仁9g,射干9g,桔梗6g,地骨皮6g,苏子9g,浙贝母9g,柴胡6g,葶苈子9g,鸡内金9g,甘草3g4剂,煎汤频服。

三诊:药后咳嗽、喉中痰鸣明显减轻,纳食启,精神佳,二便调,舌质偏红,苔薄黄点剥,脉细数。查体:咽略红,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略粗,双肺干、湿啰音完全吸收。治拟清热泻肺,兼养阴津。原方去苏子、葶苈子,加玄参9g,玉竹9g4剂。服药后诸症全消,临床痊愈。



终审:管站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