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养生原则指导下的肿瘤疾病夏季预防策略
夏季气候炎热,暑湿盛行,是温病高发季节。温病学强调“暑必挟湿”“夏伤于暑,秋必痎疟”,重视根据季节特点调整养生方法,以适应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变化。肿瘤患者正气亏虚,在夏季更易受暑热、湿邪侵袭,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结合温病学养生原则,可从以下方面制定夏季预防策略:
一、顺应夏时,养阳护阴
夏季阳气旺盛,万物繁茂,人体阳气也外发于表。遵循《内经》“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的理念,宜晚睡早起,适当接受清晨阳光照射,以助阳气升发,但应避免正午时分长时间暴晒。午间小憩片刻,有助于恢复体力、养心安神。同时,不可过于贪凉,空调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寒邪直中人体,损伤阳气。可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散步、瑜伽等舒缓运动,促进气血流通,且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液,防止汗出当风而外感邪气。
二、饮食调节,清暑化湿
1. 清热解暑:夏季饮食以清热解暑为要,可多食用绿豆、冬瓜、苦瓜等食材。绿豆能清热解毒、消暑利水,可煮绿豆汤饮用;冬瓜清热利水、生津除烦,适合煮汤或清炒;苦瓜清热泻火,凉拌或清炒能有效缓解暑热症状,帮助肿瘤患者减轻体内燥热,避免暑热之邪损伤气阴。
2. 健脾祛湿:暑湿之邪易困脾土,肿瘤患者常伴有脾胃虚弱,更需注重健脾祛湿。可选用山药、薏苡仁、白扁豆等食物。山药健脾益胃,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白扁豆补脾和中,三者搭配煮粥,既能健运脾胃,又可祛除湿邪,改善因湿邪困阻导致的食欲不振、肢体困重等症状。
3. 益气养阴:肿瘤患者多气阴两虚,夏季易耗气伤津,可适当进食益气养阴之品,如西洋参、麦冬、百合等。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可切片泡水饮用;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三者搭配煮粥或煲汤,能有效补充身体消耗的气阴,增强机体抵抗力 。
三、调摄情志,宁心安神
夏季心火当令,炎热的天气易使人情绪烦躁,而情志波动会影响人体气血运行,削弱正气。温病学重视情志对疾病的影响,肿瘤患者更应注重调摄情志。可通过听舒缓的音乐、练习书法、绘画等方式静心安神,保持心情舒畅。同时,避免情绪过度激动,防止心火亢盛,扰动心神,影响脏腑功能平衡。此外,与家人朋友多交流,分享感受,释放心理压力,也有助于维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四、避暑防湿,谨防温邪
夏季暑热与湿气交蒸,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受暑湿之邪侵犯。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如戴遮阳帽、使用遮阳伞等。室内保持通风良好,可使用除湿机控制湿度,避免居住环境过于潮湿。避免食用生冷不洁食物,防止湿热之邪从口而入,引发胃肠道疾病,加重病情。在公共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减少感染温邪的机会。
五、中药调理,扶正祛邪
1. 辨证施膳:根据肿瘤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在中医师指导下运用中药进行调理。对于阴虚火旺的患者,可选用知母、黄柏等清热泻火、滋阴降火之品;湿热较重者,可用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湿药物。也可将中药与食材结合,制作成药膳,如藿香粥,藿香化湿解暑,与大米煮粥,既能改善食欲,又可预防暑湿感冒。
2. 预防性用药:夏季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具有清热解暑、扶正抗癌作用的中药方剂。如清暑益气汤加减,既能清暑热、益气津,又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活性;对于体质偏热的患者,可适当服用六一散,滑石清热解暑,甘草和中,可预防暑湿引发的多种不适。但中药调理需遵循个体化原则,严格按照医嘱服用,避免自行用药带来的不良反应。
通过以上基于温病学养生原则的夏季预防策略,从生活起居、饮食、情志、防护及中药调理等多方面进行干预,有助于肿瘤患者适应夏季气候特点,抵御暑湿之邪,维持机体阴阳平衡,增强正气,降低肿瘤复发或病情加重的风险,平稳度过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