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虚劳病的病案分享
马某,男,45岁
主诉:间断性疲乏无力3年余
现病史:患者自诉3年前出现无明显诱因出现疲乏无力,未予重视,未行进一步治疗,今自觉上述症状加重,遂来我院就诊。11.13现症见:患者神志清,精神可,疲乏无力,平素情绪欠佳,烦躁易怒,脱发,纳食可,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大小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弦。12.02症见:烦躁易怒,脱发,纳食可,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尿潜血病史10余年。
检查结果:无。
中医诊断:虚劳,肝郁脾虚证。
西医诊断:疲劳综合征
治则治法:疏肝健脾,养血清热
11.13处方:
醋柴胡12g 黄芩15g 焦山楂15g 当归15g
薄荷9g 醋香附9g 法半夏6g 麸炒白术20g
牡丹皮20g 炒栀子6g 淡豆豉3g 侧柏叶15g
玄参9g 烫骨碎补15g 五味子9g 赤芍15g
郁金9g
共14剂,一日一剂,免煎冲服,一日两次,一次200ml。
12.02处方:
醋柴胡12g 黄芩15g 焦山楂15g 当归15g
薄荷9g 醋香附9g 法半夏6g 麸炒白术20g
牡丹皮20g 炒栀子6g 淡豆豉3g 侧柏叶15g
玄参9g 烫骨碎补15g 五味子9g
共14剂,一日一剂,免煎冲服,一日两次,一次200ml。
辨证要点:本案例的辨证要点主要集中在中医诊断的虚劳与肝郁脾虚证上。者主诉间断性疲乏无力已持续3年余,这是虚劳的基本表现。同时,患者情绪欠佳,烦躁易怒,入睡困难,多梦易醒,这些症状均提示有肝气郁结的存在。肝郁则气机不畅,进而影响情绪与睡眠。此外,患者脱发、疲乏无力,这可能与脾虚有关。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脾虚则运化失职,气血不足,导致疲乏无力。同时,脾虚还可能影响头发的生长与脱落。舌红苔薄黄、脉弦则是肝郁脾虚证在舌脉上的具体体现。舌红苔薄黄提示有内热,脉弦则主肝病。综合以上症状与舌脉表现,可以辨证为虚劳,肝郁脾虚证。治则治法应以疏肝健脾、养血清热为主,旨在调和气机,恢复脾的运化功能,同时清热养血,以缓解患者的疲乏无力、烦躁易怒等症状。
按语:方中醋柴胡辛苦微寒,归肝、胆、肺经,芳香疏散,疏肝解郁,使肝郁得以调达;黄芩,清热除烦,合柴胡以肝胆同调;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味甘而重,气轻而辛,为血中之气药;薄荷,解郁清热;香附善行血中之气,畅达气机,醋制入肝;白术健脾益气,焦山楂消食健胃,行气散瘀,使中焦枢轴运化,气血有源,万物以生;法半夏祛湿逐饮以降阳明;牡丹皮苦寒清热,辛行苦泄,既能清热凉血,清透伏热,又能活血化瘀;栀子苦寒清降,入心、肺、三焦经,善清透疏解郁热;淡豆豉宣郁解烦;赤芍味酸微寒,补血敛阴、养血柔肝,得柴胡,一散一敛,使肝体补而肝气舒,血充而肝柔;归、芍与柴胡相配,肝之体用同调,气血和顺;侧柏叶、玄参以养血凉血;烫骨碎补性温,味苦,归肝经和肾经,以补肾强骨;五味子收敛固涩,宁心安神;郁金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