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 最美中医人(三十八)┃筑牢抗击疫情“防火墙” ——记甘肃省中医院门诊部副主任柳直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到全国,人们纷纷戴上了口罩,城市像被按下了暂停键.....然而,在甘肃省中医院门诊部,这里的工作人员却像按上了快进键。面对每天流动的人群和不可预判的潜在风险,甘肃省中医院门诊部副主任柳直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迎难而上带领全体门诊工作人员,筑牢抗击疫情“防火墙”。
自疫情发生以来,作为甘肃省中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医疗组的一员,身为党员的柳直,第一时间冲在了一线。从腊月二十九至今,他每天总是最早来到工作岗位,也常常最后一个离开。
这些天,他全身心带领科室人员奋战在一线,身先士卒;这些天,他把控门诊各项工作运行,不辞辛苦;这些天,他穿梭在门诊、院区各各角落,事无巨细;这些天,他无暇顾及八十多岁的老父亲和放假在家的孩子,舍家战“疫”。
变“最危险”为“最安全”
为了减少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分诊分流,医院在疫情发生初期就建立了严格的预检分诊三级防控体系,全院实行单通道出入,在医院大门口设置的一级防线——预检分诊成为这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火墙”。
作为党支部书记,柳直主动担当,以上率下,每天早晨六点多就赶到门诊第一线,七点到八点半,准时在预检分诊处开始检测体温、排查隐患。
“七点到八点半,是一天中人流量最大、风险最大的时候,这个时间段的防控至关重要,要守好进院第一关。”
由于受寒冷天气的影响,医院又在门诊大厅入口处设置分诊点进行二次筛查,“我们不能放过任何的漏网之鱼,必须做到严防死守,这是给医护人员、患者们增设的第二道防火墙。”
每天早晨八点半后,他便到门诊大厅检查各项工作的准备情况,防护物资管控是否合理、烟熏剂是否点燃、消杀工作是否到位,自助机是否正常运转。
九点后,他又到每个诊室进行巡查,出诊医生防护装备穿的是否到位,是否严格执行“一室一患”制度,随着疫情的变化,流行病学史的调查是否更新妥当。而这第三道防线,在他看来是疫情管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每天都在事无巨细地做着叮嘱、安排、部署。
如此万全的准备,也是最大程度对病人负责,只有医护人员的健康得到保证,才能更好地保护病人的健康。
行动早,措施足
“门诊工作细碎,任何事情都要想在前面,任何工作都要落到实处。”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自担任门诊部副主任以来,琐碎、繁杂的工作练就了他严谨、扎实、深入的工作作风。作为一位有着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生,自2020年1月初起就时刻关注着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报道,并对科室导医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随着疫情的变化,多次邀请医院肺病科、急诊科、公共卫生与医院感染管理处主任为全科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已公布至第六版,对每个版本,柳直总是第一时间深入学习,认真查找出新版本与前一个版本不同的知识点,细细消化吸收后,再组织科室人员学习,并结合本地本院的特点制订相应的工作制度及流程,反复叮嘱出诊医生先学习再上岗,做到及时掌握、认真领会、灵活运用。
腊月二十九,在接到关于取消春节休假全面投入疫情防控的通知后,他作为门诊部一面极具感召力的旗帜,立即组织科室人员召开会议,迅速成立了科室消控组、物资保障组、志愿者管理组等防控小组,每个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相应的防控、筛查和应急措施也一步步落实到位,第一时间筑起了门诊防疫防线。
为加强预检分诊的工作效率,他组织专人对医院各系统党总支志愿者进行反复的岗前培训,严格规范每个环节,科学把控、缜密行动。
节后,随着医院出入人员数量的增加,他不断调整团队工作节奏,无论是实时调整疫情防控措施,还是调配一线人员、物资,他带领团队都始终做到高效、快捷。
自大年初十门诊开诊以来,有突发事件发生,也有始料未及的状况出现,但在他的统筹安排,科室人员的通力合作下,都能按照规范,遇难不乱、稳妥处理。
盯住细节,严防死守
每天一上班,那根弦就紧绷了起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柳直仔细观察门诊的每一个角落,认真梳理每一个工作流程,耐心聆听每一个反馈信息。
“门诊区域开阔,就诊人员复杂,疫情防控难度较大,做好消杀工作至关重要。”
在门诊的消杀工作得到后勤管理处的大力支持后,柳直又专门成立了科室的消杀小组,在全院消毒工作的基础上,每天定时对门诊区域的地面、物表,尤其是候诊公共区域的座椅等再次进行全覆盖消毒,力保就诊区域的安全。
鉴于新型冠状病毒以飞沫、接触等形式传播,柳直积极协调物资,为上门诊的医生配备外科口罩、帽子、眼罩、面屏等,阻断了飞沫传播的可能性,并配备了乳胶手套,对需要号脉的医生,在诊室内配备了抽纸。制作了请保持一米以上的温馨提示卡、警示地标,置于就诊台前、贴于诊室地面,保证了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安全距离。
“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工作,却是千头万绪,疫情防控就是要盯住每一个细节。”
他每天门诊楼上上下下无限次的往返,无数次地叮嘱出诊医生、导诊、志愿者做好防护,反反复复到候诊区指导患者分散候诊,每天至少两次对工作人员的防护装备按照标准进行检查,很多工作每天都在不断重复着,但他没有一天懈怠过,他时刻关注着每一个细节、时刻关心着每一个人,却唯独忘了关心自己和家人。
“爱人也是医务工作者,我俩一直都在一线忙。昨天难得八点前下班。回到家,闷了米饭、做了红烧肉,儿子终于吃了一顿不是盒饭的晚餐。”柳直略带歉意地说。
疫情面前,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带领门诊部全科人员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与全院各部门紧紧拧成一股绳,诠释着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面对疫情,正是有了逆向前行的前线战士、默默守护后方的“凡人”英雄,才形成了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才能筑牢抗击疫情“防火墙”。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