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 最美中医人(十八)┃疫情需要永向前

文章来源:重症医学科 作者:陈雅玲 发布时间:2020/02/08 点击数: 字体:

一门内外,生死之间,这个地方就是被称为“生命之门”的重症医学科(ICU)。

他们是一群时刻面对死亡的人;他们是一群和死神抢夺生命的人;他们是战士,他们是勇士。无论是在万家灯火团聚的除夕夜,还是每一个平凡普通的工作日,他们一直都在日夜坚守。

当疫情来临之时,医院发出组建援鄂医疗队的号召后,全科人员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身着白衣战袍的“天使”,他们知道自己作为一名重症医护人员的使命和责任。

在甘肃省中医院首批8名援鄂医疗队员中,重症医学科就有4名,他们是:姚双吉,杜雨津,南英姬,胥飞。

让我们一同走进重症医学科,认识这4位最美的逆行者:

姚双吉,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他说:“作为一名重症战线上的老兵,此时,疫情需要我,我认为自己最应该去前线。相比年轻医生,我有更多的经验;作为一名老党员,我理应吃苦在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在奔赴前线后的日记中写到 “一个班次结束,感觉自己快要脱水虚脱了,但这都不算啥。今天让我最感慨的还是穿‘尿不湿’。尿不湿,对我和年轻的战友而言,感觉似乎是很遥远的事。因为第一次用,大家要琢磨半天,怎么穿才合适,大家互相帮忙,看到这一幕,鼻子酸酸的,幽默的同事开开玩笑,打打趣,缓解了一下尴尬和局促。”就是我们可亲可敬的一线队员,是我们引以为傲的重症医学科人。

杜雨津,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杜阿姨”,她在重症监护室工作了十余年,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待患者耐心真诚。只要有她在科室,大家就感觉很放心、很踏实,尤其是对于刚刚工作的新同事,她会主动帮助,耐心讲解指导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她曾多次获得医院“优秀带教老师”“星级护士”称号。当接到医院组建赴鄂医疗队的通知时,她毫不犹豫第一个向护士长报名,而且坚决要求派她前往一线。作为母亲,作为妻子,作为女儿,在春节阖家团聚的时刻,她有太多的不舍,然而,她深知作为一个有着多年重症一线工作经验的老兵,在祖国需要的时候,理应挺身而出。

南英姬,在重症监护室工作也有十余年。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面对这场看不见敌人的战“疫”,她挺身而出,主动请缨支援一线。在她去武汉一线支援的日子里,科室微信群里偶尔会看到她发的照片,虽然她被口罩遮住了脸庞,但是眼神依然坚毅;虽然她的脸被口罩勒伤,“换”了容颜,但她的笑容依旧乐观。每一张照片的背后,是平凡岗位的坚守,是真情爱心的传递,每一幅画面都为我们传递着温暖和爱。

胥飞,95后男护士,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重症护理工作,曾获得院级5•12护士节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甘肃省急救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在疫情需要的时候,他没有退缩,而是勇往直前。

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深知,每一次的抢救,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在这个汇集危、急、重、忙,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每一名医护人员都能够独当一面而且也必须能够独当一面。

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群守护生命的勇士舍身忘我的付出,有了他们这样一个能够勇挑重担,冲锋在前的团队,才使得医院在组建疫情防控医疗队时有了战时保障,才使得我们能够坚信必定会取得这场战“疫”的最终胜利。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